首页    公众教育    玉见晋国 | 事死如生 不朽永昌

玉见晋国 | 事死如生 不朽永昌

周人崇尚玉、爱玉,在事死如生、灵魂不灭观念的支配下,会将生前佩戴、使用、把玩的一些玉器随葬。事死如生,就是对待死者如他活着之时。《荀子·礼论》:“丧礼者,以生者饰死者也,大象其生,以送其死,事死如生,事亡如存。”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的那套极其奢华的玉组佩,就是由晋侯夫人生前喜爱的几套玉组佩串联而成。

周人认为玉乃天地精物,可以保护尸身不朽,专为死者制作的殓葬用玉随之逐渐兴起,极大地发展了惟玉为葬的丧葬文化。周代的殓葬用玉主要有琀、覆面、握、踏等,可以说,从头到脚皆用玉殓葬。

 

——琀

《说文解字》:“琀,送死空中玉也。”死者含在嘴里的器物,包括贝、玉等质,以玉为最高等级,玉饰品原形有蝉、鹿、龙等。先在死者口中放一口生米,再将玉条、玉块、完整的玉饰品及打碎的玉饰品塞在死者口中。

在出土的周代墓葬人骨架中,可以看到各种材质的琀。晋侯墓地清理出的墓葬当中,几乎所有的死者口中都有琀。使用玉琀,一是不让死者空口而去,二是希望可以尸身不腐。死者身份地位的不同,口中的琀也应由不同身份的人来置放。

——玉覆面

又叫缀玉面幕,是以各种玉琢磨出人的五官形状,按照五官的位置缝缀在布帛上,再覆盖在死者脸上,等级高的贵族甚至使用数重玉覆面。在周人的习俗中,十分注重对死者头部的殓葬。玉覆面从西周中晚期开始出现,晋国就是玉覆面使用最发达的地区之一。

——玉握

握又称“握手”,《释名·释丧制》云:“握,以物著尸手中使握之也。”也就是说,握在死者手中的东西叫做“握”,表示不让死者空手而去。通常是亚腰形玉管,中有天地孔,用以系绳,将玉握系在手上。一般成对出现,有时也会用柄形器代替,如晋侯墓地M102,墓主双手握的就是柄形器。

——踏玉

置放于死者脚底的玉,用以踩踏,有时也会用柄形器之柄代替,羊舌墓地就有用柄形器之柄代作踏玉的情况。

西周的殓葬用玉基本没有明显的制度特征,从时代上来看,西周中后期开始,殓葬用玉数量和种类开始增多,开启周代殓葬用玉的繁荣期。周代惟玉为葬的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春秋战国时期,到汉代发展到顶峰,出现了金缕玉衣、银缕玉衣等,由此开启汉代以玉厚殓的先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