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   十周年线上成就展    晋国博物馆开馆十周年成就展——社会教育篇

晋国博物馆开馆十周年成就展——社会教育篇

十年拾光,绘就序章。

十年,

是一段过往的时光,

十年,

是一段收获的丈量,

是流逝的岁月,

是梦想的开场,

是厚积薄发的沉淀,

更是创新致远的践行!

倏忽仲夏,风起花荫。在晋国博物馆开馆十周年之际,恰逢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,其主题“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”(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),重点强调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,正与我们此篇主题相呼应。

 

晋国博物馆是一座能追溯到山西源头的博物馆,它依托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“曲村——天马遗址”晋侯墓地而兴建,是山西省首座大型遗址博物馆,也是我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文化的专题博物馆。依托三个展厅的资源优势,立足实际,积极探索,对不同群体实行分众化教育,让不同文化层次、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服务,在提升公众服务、发展社会教育的同时,让文物”活“起来。

 

立足公众需求   打造有温度的课堂

“为了博物馆,奔赴一座城”,成了博物馆热度持续攀升的具象化表达。在时间的洪流里,博物馆扮演着守护者的角色,凝聚着历史的精华,映射出未来的光辉。在“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”的方向引领下,晋国博物馆强化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,聚力教育与研究,统筹规划,不断探索社会教育的新模式、新方法,以满足公众对多样化、高质量社会教育服务的期待。

开展社会教育活动,依托展览举办的互动体验、研学及线上、线下活动成为博物馆活化利用文物、弘扬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。十年间,晋国博物馆根据受众的年龄、兴趣、爱好、职业等特点,结合各种节假日,推出一系列线上线下教育体验活动1000余场,受众5.8万人。

1.传统节日活动丰富多彩

在传统节日春节、元宵节、寒食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,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,邀请公众在博物馆里感受节日氛围。“我在晋博寻宝物”“博物馆里过大年”“晋韵承千载 文化拜大年”晋博寻宝活动、“卯兔送福 福气兔you”“其乐龙龙·共舞龙年——勾勒我心中的龙”“墨拓古今·龙腾华夏——拓印体验活动”“火眼金睛·龙年寻迹——寻找博物馆里的龙”;“放飞春天”主题教育活动、“春日清明·寒食飞花”活动、“拾趣春光 叮当入夏”;“品味端午 传承文明”端午“粽”动员、“香约端午·亲子手工香囊活动”“巧手制香包 浓情享端午”;“月圆中秋 情满晋博”手工月饼DIY活动。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,不仅是一次独特的文化记忆体验,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。

 

春节元宵节活动

 

 
 

寒食节清明节活动

 

 
 

端午节活动

 

 

中秋节活动

 

2.特色活动精彩纷呈

结合晋侯墓地出土精品文物、铭文、纹饰开展系列特色活动,“一眼千年 晋博邀约”“稣钟传奇 盛世回响”、宝物“连连看”、“晋博印记”、青铜“饰”界——纹饰体验活动、“远古钟声”编钟体验、淘气的陶笛——陶笛体验、“说文解字”——临摹书写、鼎鼎有“铭”——金石拓印、“巧工铸器 青铜古韵”“喜迎二十大 童心绘中华”活动、“定格春色 敲染入夏”活动,内容丰富,形式多样,受到广大游客一致好评。

一眼千年 晋博邀约

 

 

稣钟传奇 盛世回响

 

晋博印记

 

喜迎二十大 童心绘中华

 

淘气的陶笛

 

 

说文解字

 

鼎鼎有铭

 

定格春色 敲染入夏

 

3.其他活动有声有色

“陶塑古今 艺传童心”陶艺DIY体验活动、“晋博之春——少儿摄影活动”“宫廷小小音乐家——编钟体验”“稣钟回响——编钟古乐合奏”“戏说晋国”历史情景剧演出、“晋英荟萃”儿童情景剧,“玉见晋国遇见你”教育体验活动、“晋在咫尺——铭记晋国”教育体验活动,一场场精品社会宣教活动,让“历史”在博物馆中活起来。

 

陶塑古今 艺传童心

 

 

晋博之春——少儿摄影活动

 

 

宫廷小小音乐家——编钟体验

 

 

稣钟回响——编钟古乐合奏

 

 

“戏说晋国”历史情景剧

 

“晋英荟萃”儿童情景剧

 

结合学校教育    打造有深度的课堂

青少年是博物馆的主要参观群体之一,也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对象,引导广大青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树立文化自信,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是当前博物馆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。晋国博物馆将青少年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,致力于将历史文化遗产转化为青少年群体易感知、能接受、有认同、愿践行的优质育人资源,搭建开放合作的载体平台,助力提升青少年素养。

经过多年的尝试后,“晋博小课堂”应运而生,并于2021年正式走进曲村小学。晋博小课堂课程设计主要有两大版块:一是晋地宝藏专题课程,围绕馆藏文物,开展《识器赏宝》《说文解字》《铭记晋国》《青铜饰界》等24节专题课程,从青铜器的造型特征、纹饰艺术、历史价值等方面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时代价值,同时辅以“宝物连连看”“巧工铸器”“鼎鼎有铭”等互动体验活动,让学生们感受青铜器文化艺术魅力的同时,激发青少年的动手创造力和想象力,真正达到在“学中玩,玩中学”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目的。二是以晋国历史文化为依托,开展《典故里的晋国》课程,以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为切入点,让他们了解晋国600多年跌宕起伏的历史。在教学过程中,采用教导解说、探讨交流、动手实践、参与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,以直观、形象有趣的教育形式,通过学生自学、合作、探究等学习方式,在彰显“个性化”的同时,兼顾德育、智育、美育三大范畴。学生们在了解晋国历史故事的同时,通过晋文化的滋养,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,培养良好的家国情怀。

 
 
在一年的实践基础上,2022年我们开始探索新的教育模式,在“晋博小课堂”的基础上延伸出“情景剧+主题课程”的教育活动,演绎晋国故事,感悟家国情怀。我们从众多晋国历史典故中选取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,策划编排了《君无戏言》《割股奉君》《唇亡齿寒》《志在四方》等历史情景剧,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,在晋国这片土地上再现经典成语故事。动态的演出让孩子们穿越到晋国,身临其境地感受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风云。通过历史故事的演绎,让学生们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文明,感受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。让学生怀揣敬畏之心,与历史对话,对智慧敬礼,向文明鞠躬,推动立德树人、以美育人、以美化人,厚植家国情怀,培养作为新时代少年的国家认同和社会担当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注重多维融合    打造无边界的课堂

博物馆是收藏、保护、研究、阐释和展示文化遗产的场所,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。博物馆应该如何丰富教育形式、创新方式方法,满足公众多元化、分众化的文化需求,是文博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。近年来,晋国博物馆不断探索“博物馆+”的可能性,在博物馆传播历史、传承文化、启迪思考、开拓创新中,结合当下公众的行为习惯,运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以实现教育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目标,打造没有边界感的博物馆,开展多维度探索发展和教育服务新模式。

1.流动展览   打造“行走的课堂”

为充分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,教育引导群众,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,我们打破地域和时间的局限,开展流动展览进校园活动,让展览“走出去”,让文物“活起来”,打造全方位、立体化、多层次的“无边界博物馆”,向青少年普及晋国历史文化知识,让更多学生身临其境学习传承晋国历史文化,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。

通过整合晋国博物馆特色教育资源,秉持“展览本身就是教育”的理念,2021年晋国博物馆精心策划了《作车以行陆——先秦车文化展》走进曲村小学,开展“行走的课堂——流动展览进校园”活动,扩大博物馆教育覆盖面,让更多同学在观看展览中有所获益,成为博物馆文化的宣传者。

2023年晋国博物馆推出了《千年苑囿——晋国博物馆里的动物世界》流动展走进曲沃各中小学校园。活动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物形象及纹饰入手,充分挖掘晋侯墓地精美文物和文化价值,以“品鉴晋博文物,讲述晋国故事”为核心,辅以专题讲座、互动体验等多种文化服务形式,将博物馆搬进学校,带进课堂,让根植于这方沃土的晋文化传承有序、绵延不息。

 
2.研学活动   打造社会教育课堂

近年来,随着博物馆参观热潮的出现,研学市场火速升温,各类名目繁多的研学游愈演愈烈。晋博以“文教结合”的服务拓展理念,以打造“有温度的博物馆”为目标,以基本陈列展和晋博精品文物、晋国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为立足点,积极探索博物馆教育创新性发展之路,打造出系列品牌化教育项目,通过“我从晋国来”“晋在咫尺”等活动,拓展博物馆的教育空间,提升博物馆“美育”教育,加强博物馆和学校交流合作的效果,让博物馆历史文化教育从“游”到“学”,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,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新颖鲜活的晋博力量。

“晋在咫尺”研学活动巧妙地以周代礼仪为切入点,模拟古代诸侯一天的真实生活,通过礼聚晋博、投壶体验、铭记晋国、钟磬礼乐活动,让参与者了解礼仪背后古人的思考和智慧,展开一场古今对话。文字背后有思维,思维背后有文化,文化背后有生活,通过闭环沉浸式的学习体验,让参与者走进晋国,了解晋国,并深刻认识蕴含在晋国文化中的山西精神。

     
 
 
    
 
 
    
 
 

3.志愿服务   构建社教新格局

一代少年儿童的智能养成、情感培育和能力塑造是关系国家未来命运的大事。一个国家“儿童教育的高度”也将昭示着这个国家未来所能“企及的高度”。

“小小讲解员”志愿服务项目目的是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历史文化的情怀,针对“小小讲解员”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,我们精心设计了系列特色课程,包括理论课程与展厅实践。为期15天的必修课,包括《典故里的晋国》《晋国奇珍》《礼“遇”晋博》《车马寻踪》等,是整个课程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,会对学生们进行一系列专题知识培训,三大展厅,二十次课程,之后是讲解实践、展厅答疑、专业考核,所有环节都通过之后才能正式成为“晋国博物馆小小讲解员”。

“小小讲解员活动”是晋国博物馆的标志性品牌活动,小小的他们身着黄色制服,站在候岗区,带着最灿烂的笑容,为晋国博物馆,献上了最美的一道风景。他们稚嫩的声音温暖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灵,孩子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讲解服务也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。

小小讲解员成绩单:

批次:5批

人数:161人

服务时长:4672小时

讲解批次:5606次

服务游客:3.27万人

“小小讲解员”志愿服务项目,被评为2022年度曲沃县优秀志愿服务项目。

 
 
  
 
  
 

基地建设    谱写文化新篇章

十年来,晋国博物馆始终以讲好晋国历史故事为己任,以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,不断创新、开拓进取,积极构建优质资源共享机制,先后被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山西省第二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、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、山西省少工委实践教育基地、临汾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、临汾市科普教育基地。

荣誉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,更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,我们会把今天的荣誉作为新的起点,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,服务高质量发展,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贡献晋国博物馆力量。

 

岁月,烙下十道年轮。回首十年,千言万语,十年日生不滞,逐梦前行。十年岁月流金,每张时光里幸存下来的照片,都叙述着一个关于晋博的动人故事。写福祈愿顺遂的春节,迎接微风放飞的清明,寻龙遇见的美好……

 

十年很长,我们从无到有;

十年一瞬,又是一个起点。

往日缤纷,时光深处,

我们始终坚守历久弥新创造美好生活、

打造有温度的博物馆的初心;

岁月峥嵘,春华秋实,

我们将带着对未来发展的祈盼,

继续前行。